企業的經營越來越難!過去把營收,產量持續做大,一點都不困難; 而現在搶單爭食的對手變多了, 原材料成本上漲之外,人工、能源、土地、資金也都大幅上揚。
以下6項是其關鍵成功要素:
- 由營銷拉動快速上量的規模發展機制
- 以營銷為主導,對市場做快速回應與對市場的大量投入速度與達成率,始終是公司考核的KPI
- 對產品過程與品質的關注
- 找到Niche市場細分與老手不願進入的產品
- 合宜的組織與賽馬機制來啟動內部人員
- 相同的成功模式,快速複製做穩一個.迅速再創建下一個
其內部權利來源,不看老資格.
經營目標不能講條件,
資本運用不能吃老本等三不原則.
以勝者為王; 績效優者就能快速升遷獲得超高待遇。績效差者,立即走人,由績效優者替代之,因而形成了特殊的快速變遷的文化與賽馬機制,完全見不到一般大企業病.
其產品公司總經理與事業部總經理之年齡, 相對比較年輕資歷也不深,30歲出頭便幹上總經理(如:生活電器事部下轄之產品公司總經理);績效優者,不到10年時間也當事業部總經理(如:空調事業部)
四.可持續發展之道
世界是平的,世界是新的,世界更是向新市場傾斜的!
來自於全球的競爭,企業該如何突破成長的瓶頸,做到可持續發展呢?許多公司在初創階段,是摸著石頭過河,走一步算一步; 也有很多是只憑一股勁,腳踩西瓜皮,滑到哪算哪兒; 並沒有做好長遠發展打算,也沒有做好妥善戰略規劃。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,企業的成功不能再只依靠機會與運氣??企業必須重新關注???定策略(Strategy),架組織(Structure),養人才(Staff),建系統(Systems)之?S架構,才能做到有秩序的規模發展,才能做到:大而不慢,快而不亂; 才能像富士康公司,美的公司一般,贏得持續發展。
以下就4S架構做說明,如何依此步驟來建構一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可持續發展平臺.
1. 定策略: 定可行的發展策略
在過去的策略規劃過程中,企業總要先審視大環境的變化與未來趨勢,找出這些變化中所潛藏的機會與威脅,然後做出回應。這個模式會形成一個盲點;企業反而沒有去看,去審視那些不會改變的事務。過去總是圍繞在會改變,已改變的事務上或是關注在與對手的優/劣勢分析中來制定企業的未來策略。但因這些機會?威脅與優勢?劣勢(SWOT)是會隨時改變的?也總是預測不準的。又因為對手也會變,對手也在調整,故造成企業策略一經制定後,就面臨不適用的困擾.因此在制定一個可行的發展戰略上,應該改變以往的做法,從不變的事務上去找。通常這些不變的事務是與客戶心理相關的??若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以競爭為中心的策略制定方法,則可以不斷的為此注入力量。
以美的集團為例:美的公司的產品在很多領域已是領頭羊??無法再以對手為中心來做競爭比較。若僅是看著這些對手做經營戰略的話?這樣容易鬆懈??而是應該以客戶為中心,幫客戶賺錢,幫客戶做正確的購買決定??不斷的去滿足,提昇客戶的使用體驗.這樣才能不斷提昇,策略才能延續。在未來的發展上,美的公司必須針對這些客戶,重新定義產品及重新審視????????自己是誰?自己是做什麼的?等策略議題,
最終能重新定義一個產業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,成為世界級的公司.
現在的競爭是價值鏈的競爭。企業必須能整合,協同供應鏈上的參與者,而不是損壞供應鏈上的參與者的利益來提昇自己的利益,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。 因此,過去的供應商取得模式,是以交易為中心?為出發點的模式必須改變必須以夥伴關係來建立。 夥伴關係的建立是過程不是結果?是旅程不是目的。這個夥伴關係的系統必須能做到增加價值等機制??此系統也必須在結構性與靈活性中取得平衡,可持續不斷優化.
(未完待續......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