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華宇原創】異地建新廠三部曲 建廠六步驟有效讓新廠效能翻倍
引言
從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到2020年的新冠病毒,我們看到企業因無法預期的動盪,正加速改變原有規劃,找解套的方法,其中異地設廠是近一段時間許多企業思考的方向之一。
承前二篇首部曲「該搬遷否的思考」,以及二部曲「建新廠不失敗,內部需要評估的面向」後,在三部曲中我們接下要談的是確認要建廠了,在規劃時會被遺漏的的關鍵思維,才能有效讓新廠效能翻倍。
以往企業建(擴)廠經常期望
那這中間遺漏了什麼?那新廠規劃該如何才不掉錬,有什麼是企業該注意的?
建廠規劃-精實校準六步驟
台灣華宇企管諮詢顧問群表示,對於新廠建置除了要思考二部曲中提到的「人,機,料,法,環」五大面相外。還必須加入精實思維中所提倡的「消除一切的浪費」為依歸。在新廠建置的精實校準六步驟過程中¸檢視現有的場地是否有七大浪費的存在!!!進而在建置新場地時,能避免系統性的浪費又在新場地重複出現了。
步驟1:PQ分析選定主要生產產品 | |||||||
著眼點:新的場地主要的產品是?? l 生產的是目前主力產品? l 還是配合客戶的需求? l 還是未來的主力產品? | |||||||
思考 1. 現有的場地的設計,可能已經不適合於現在的產品線了,因此容易造成製程間的WIP的堆積,或是往倉庫堆積(呆置物品也是) 2. 藉由PQ分析掌握新場地的產品,再來做整體的規劃與布局,進而避免造成再次的庫存的積壓,或是製造過剩的風險 | |||||||
七大浪費 對照 | 動作 | 加工 | 不良 | 等待 | 搬運 | 製造 過多 | 庫存 |
步驟2:檢視配置客戶的需求量 | |||||||
著眼點:確認了主要生產產品後,要進一步檢視 l 自有產品的預估量與成長速度 l 客戶的需求是多少?是實際(預估)的?(經常事與願違) l 是否為階段性成長?還要保留多少裕度? | |||||||
思考 1. 現有場地的場地與製程為了應付產品量的變動(無論是自有或是客戶),容易有WIP與庫存的堆積,新場地要被整體思考的 2. 成長的速度也牽涉到場地預先的布局,是要一次到位或是階段建置,也牽涉到倉庫(暫存,產線…)區域的設計 | |||||||
七大浪費 對照 | 動作 | 加工 | 不良 | 等待 | 搬運 | 製造 過多 | 庫存 |
步驟3:掌握作業(機台)標準工時 | |||||||
著眼點:標準工時乘上產品需求量,決定了, l 人員數量的配置(現有的配置,有多少水份?) l 機台數量的配置(現有的配置,有多少虛工?) l 流程(與空間)的配置(不在於新場地的大小……) | |||||||
思考 1. 我們確實掌握了標準工時了嗎? 2. 而藉由檢視標準(機台)工時的過程,也要一併檢視是否有, l 多餘動作的浪費 l 人機的配置的浪費 l 工序與工序銜接的浪費(等待,搬運…) 3. 另外在檢視的過程中,也要自問!!! l 目前配置是對的嗎?有機會再少一點嗎? l 物料搬運的方式是對的嗎? l 作業者方便拿取?可以不走動? l 可以不搬運? l 可以不要用皮帶線嗎?可以重新檢視工作桌適合的樣態? | |||||||
七大浪費對照 | 動作 | 加工 | 不良 | 等待 | 搬運 | 製造 過多 | 庫存 |
步驟4:現有的流程是否可以整理/整合 | |||||||
著眼點:流程的整理/整合主要是, 1. 讓新廠因降低等待及搬運的浪費 2. 進而避免各製程間產能不匹配,造成WIP堆積 3. 進而提昇作業效能及靈活度 | |||||||
思考:現有的場地是否有以下的問題, 1. 從原料倉到成品倉,要搬多遠? 2. 從原料倉到成品倉,需要多久的時間?(不要讓貨梯變成瓶頸了) 3. 在移動的過程中,要換多少容器、載具? 4. 除了物品的移動?人員的移動? 5. 若是物品的存放或暫存是必須的,那是否要安排貨架? 6. 貨架的大小?數量? 再次自問,以上的問題,新的場地可以不要發生嗎? | |||||||
七大浪費對照 | 動作 | 加工 | 不良 | 等待 | 搬運 | 製造 過多 | 庫存 |
步驟5:產線配置 | |||||||
著眼點:包含主線/副線(線外加工)的配置規劃, l 是否有大部屋化的思維 a. 物盡量不要逆流 b. 動線規劃,人員與移動通道盡量分流 c. 是否有做搬分離的思維? l 目的是以最大限度地加快作業周轉,快速連續移動 l 製程中僅存放合理數量的在制品 | |||||||
思考:現有場地的問題點, 1. 是否有逆流? l 廠區整體物流方向,原料倉à製造à成倉 l 製造車間物流動線,線邊倉à產線à暫存區 l 站與站之間的亂流… 2. 人員與物品動線交叉混雜?是否有等待? 3. 物品的擺放方法,是否會造成品質的不良? 4. 是否善用義大利麵圖(Spaghetti Chart,按照一件產品沿著價值流各生產步驟路徑的所繪製的圖)模擬流動的情境?以減少建置的浪費 | |||||||
七大浪費 對照 | 動作 | 加工 | 不良 | 等待 | 搬運 | 製造 過多 | 庫存 |
步驟6:倉庫/間接單位配置 | |||||||
著眼點 l 所有規劃與配置,都要圍繞在製造單位, a. 管理者/監督者的位置 b. 支援單位的位置 l 機台設備規劃要有三不原則(不靠牆、不落地、不放空氣) l 物品的存放與移動也要有三不原則(不靠牆、不落地、不放空氣) | |||||||
思考:再次檢視現有場地的問題點, 1. 人員是否要走很遠? 動線設計時,思考面向要廣,作業動線,物流動線,管理動線,參觀動線,人員動線的整體規劃都要包含 2. 除了物料之外,模具/治工具的暫存/存放的位置 3. 目前的管線是否亂七八糟的? | |||||||
七大浪費 對照 | 動作 | 加工 | 不良 | 等待 | 搬運 | 製造 過多 | 庫存 |
除了以上六個建置步驟要關注的問題點外,整體上還要考量的是建築物本身的考慮(如樑柱。。)及限制,以及要考量環境設計確保作業環境安全又輕鬆(如照明、通風、氣溫、噪音、熱氣、製造粉塵、震動應隔離…),減輕員工作業的疲勞度,更能提高生產效率。
對於七大浪費補充說明如下,也希望讓各位再次檢視目前的現場是否有下列的問題:
因疫情的關係,歐美需求急凍,供應鏈大洗牌,許多企業在遷廠建廠的脚步也有所調整,計劃翻盤需要重新部署未來。尤其國際大客戶下單慣性是在愈危機的時刻,更會考量將產能穩定、準時交貨的工廠與,製程相對靈活及數位化的企業。台灣華宇企管諮詢顧問群表示,依華宇多年在協助企業遷廠及建新廠的經驗,現在這個時機點,要化市場危機為轉機,在新廠的佈局中要做好以上的要點,把系統更優化,相信更能挺過危機,翻昇企業競爭力。
更多企業升級轉型補助項目,請點擊:https://reurl.cc/Y19W5n,留下申請資料,華宇企管將專案協助。

【外訓課程●線上報名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