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電腦跟我一樣,出現了老化與失憶的現象。忙著整理電腦資料的過程中,翻到了前幾年輔導的客戶將他們的自動倉儲設備拆掉的照片 (來不及申請世界遺產)。看到這些照片,令我想起這幾年正興起的名詞……工業 4.0 (或是生產力 4.0),這也讓我重新省思這設備的真正目的。
自動倉儲的確帶來了很多的好處,
分類 | 優點 |
人 | l 透過軟體管理/ 控制,節省了倉儲人員作業的時間 (揀貨人員思考, 判斷的時間及揀錯率)。 l 降低作業處理成本。 l 克服人員熟練度的議題。 |
機 | l 結與結合 ERP (或 MES),大幅節省作業時間與部門溝通。 |
料 | l 也有利於商品的保管,避免了商品包裝破損、散包等。 l 提高倉庫的管理水平庫存量控制在最經濟的水平上。 |
法 | l 提升出貨配送物流效率。 l 料帳的正確性與即時性。 |
環 | l 節約占地採用高效率的設備,提升作業效率高層貨架能合理地使用空間,提升空間利用率。 |
那當時, 我們的客戶為何拆掉所費不貲的自動倉儲 ?
主要原因如下,
分類 | 自動倉儲的優點 | 面臨的問題點 |
人 | l 透過軟體管理/ 控制, 節省了倉儲人員作業的時間 (揀貨人員思考, 判斷的時間及揀錯率) l 降低作業處理成本。克服人員熟練度的議題 | l 儲位設計/ 規劃是 10年前所生產的產品與生產型態作為思考, 目前的儲位已無法符合目前的運作型態/ 產品 l 目前產品無法放進自動倉儲, 需要找地方放置, 反而造成人員尋找/ 熟練度的問題 |
機 | l 結與結合 ERP (或 MES), 大幅節省作業時間與部門溝通 | l ERP系統需要升級, 與自動倉儲系統資料連結, 處理費用更高 |
料 | l 連也有利於商品的保管, 避免了商品包裝破損、散包等 l 提高倉庫的管理水平庫存量控制在最經濟的水平上 | l 產品並未放入自動倉儲中, 庫存控管需要手工處理, 更為耗時 |
法 | l 提升出貨配送物流效率 l 料帳的正確性與即時性 | l 因出貨產品型態結構 (客戶需求)的改變, 自動倉儲已無法跟上 l 料帳的正確性與及時性相對降低 (或需花人工克服) |
環 | l 節約占地採用高效率的設備, 提升作業效率高層貨架能合理地使用空間, 提升空間利用率 | l 製造型態的改變, 自動倉儲反而佔據了工廠重要的空間 |
雖然說客戶拆掉自動倉儲,有部分原因是導入精實思維,改變的作業流程,縮短作業時間。而在活動過程中,發現自動倉儲反而成為改善的一大阻力 (事事必須遷就這個設備)。由此議題,讓我們與客戶深入討論這是自動倉儲的問題,還是精實活動的問題,結果發覺……
1. 商品出入庫要頻繁,和均衡出入庫頻率不可忽高忽低。否則倉庫作業停頓的時間過長,或時鬆時緊,反而不利於自動化倉庫發揮應有的效用 (而這是生產型態與客戶型態改變造成的)。
2. 比普通倉庫的設計和建造要求特殊 (原先是優點,隨著時間推移,反而變成缺點)。
3. 一次性投資大, 後續維護費用高 (這點不是當初所能預估的到的)。
4. 自動化倉庫需要一支專業技術隊伍 (需要更為專業的人,相對的依賴人的現象更為嚴重)。
這點讓我們省思到,其實自動倉儲沒有對錯 (前述的 2, 3, 4項),而是我們並沒有關注到第一項的問題點 ...... 物品的流動。
我們會對現場做 5S,也會檢視生產的效率,但是忽略了倉庫的 5S (什麼是我們「要」的,什麼是「不要」的,而不是單純的整理、整頓),也忽略了倉庫流動的效率 (物品的呆滯、常用、非常用……)而倉庫流動的效率差,會讓自動倉儲變成「不動倉儲」,反而喪失了原本自動倉儲的本意。
現在翻出這些照片,讓我有一個更深層的看法:
導入自動倉儲,最大的問題是...... 讓人員能力弱化 !!!
為何 ?
因為,有了自動倉儲:
1. 以為會解決很多問題, 其實不然 (若是有問題, 就推給它)
2. 所有事務,會遷就它 (也阻礙了改善的意願)
就如同新手開車只會依靠GPS導航路線,確忽略了可能的行車安全及路徑安排。
走筆至此,並不是說自動倉儲非善類,而是在面對工業 4.0時,要先有「人」的能力,才會有「設備」的能力,這才是企業的不敗根基!!!

【外訓課程●線上報名】